发布时间:2019-06-06
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建筑质量高,可节约劳动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并且节水、节材、节电、节地,能够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目前在瑞典、日本、美国等国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长足发展,装配率处于50%到75%之间。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与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现浇建筑价格较高且价格补偿机制不完善是装配式建筑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装配式建筑成本较现浇要高出200~400元/平米,而这极大地抑制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空间。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鼓励其发展,例如,上海出台了与装配率挂钩的资金补贴措施。但就目前来说,装配式建筑的价格补偿机制并不完善,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问题。
1、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与方法
产品外部性效益是确定补偿标准的基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具有很强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性的存在通常是因为在市场机制中无法合理的配置经济资源。开发商的开发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丰厚的公共利益,装配式建筑额外功能的受益者是社会总体,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运行阶段使用费用的降低幅度不足以促使消费者购买建设成本与售价更高的装配式建筑。开发商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开发商无法获取那部分外部效益。装配式建筑开发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边际成本为MC,私人边际收益为MR,社会边际收益为MSR,开发商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实际开发量为Q1 ,而达到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开发量应该为Q2。由此,装配式建筑经济外部经济产生,在图中表示为MR与MSR的垂直距离,即为ME。
价格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
由特定机构来对装配式建筑的补偿金额进行评估与计算,对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程度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将此效益货币化,作为价格补偿的参考依据,根据现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基于成本因素,并综合其他多方面因素,确定补偿对象、补偿额度、补偿年限以及补偿比例等补偿标准。价格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如下:
(1)按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针对构件厂来说,从征地建厂到设备引入再到技术研发都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价格补偿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构件厂生产经营阶段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对于开发商来说,需对其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外部性进行核算,并制定合理的标准。
(2)按外部经济受益者获利计算。装配式建筑不仅环保,还可以节约资源,具有很强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受益者没有为环境的改善付费。因此,可通过将装配式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货币化,折算后作为计算补偿标准重要的参考依据。
(3)按与传统建筑成本差额计算。装配式建筑在成本上要高于传统建筑模式,政府在制定激励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时需考虑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哪些环节成本偏高,高出程度作为计算补偿标准的又一重要依据。
以上三种计算方案各有优劣,就目前情况来看,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外部性难以测定,因此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作为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补偿的一个依据,此种方案更为切实可行。此外,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价格补偿是一个动态过程,需根据市场经济形势,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等因素做出适当调整。
2、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的机理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又缺乏外部推动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定会停滞不前。
装配式建筑发展内动力不足是构建价格补偿机理的根本原因
装配式建筑的建安成本高于传统建筑,导致开发商缺乏积极性,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因此无法依托市场的内部调节带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市场内动力按照动力的来源可分为利益和竞争两种:利益是市场运行的原动力。市场运行是利益追逐的过程,在利益追逐的过程中伴随着竞争,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成本上不具竞争力。根据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装配式建筑要生存、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使企业自身不断得到优化。否则在长期的市场竞争模式下,必然会被淘汰。
基于利益与竞争这两种发展内动力分析装配式建筑内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可知,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会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高于传统建筑,成本高也就意味着售价要高,然而消费者在购买房子时会更加青睐售价更低的传统建筑,降低售价,开发商的利润就会减少。根据利益驱动原则,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的动力不足,会选择开发非装配式建筑,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装配式建筑成为一种噱头,症状解则是政府来支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其提供足够的激励政策,使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的利益大于开发传统建筑的利益。
装配式建筑发展外推力匮乏是设计价格补偿机理的关键内容
市场在调节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失灵现象,需要施加外力增强市场内动力,政府是完善市场动力机制的强大外推力,政府需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运行中找准时机,挖掘作用点,施加外推力。根据各类建筑发展模式的特点,重新调整市场利益关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机制,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有利于充分调动开发商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发商渐渐倾向于开发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获得长足发展,进而带动现代建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市场竞争,成本低、功能强、质量好的装配式建筑就被挑选出来,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补偿额度随着市场竞争不断缩减。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见图),最终,装配式建筑竞争力不断提升,现代建筑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发展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新建厂房、新购设备、技术研发、建筑安装等费用会导致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费用高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虽然具有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优势,但价格偏高一直是困扰着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难题,如何达到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持平甚至低于传统建筑成本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作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引导者,需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就当前情况来看,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补偿由于补偿资金来源与补偿方式的限制并没有达到调动开发商积极性,推动装配式发展的效果。
3、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机制的设计
促使装配式建筑长远发展,必须要在充分分析价格补偿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政策。因此有必要把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统筹考虑其成本和收益情况。
价格补偿机制设计的原则
(1)破坏者付费原则。环境之所以会日益恶化,是因为存在很多污染环境的企业,如果就只是为了改善环境,而把这些企业强制关闭,最终的结果会是环境有所改善,经济必然瘫痪,所以,应该对破坏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征取排污费。并且,把这些费用用于对环境改善有益的企业。
(2)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装配式建筑具有“四节一环保”的特点,无论是从碳排放量还是从大气污染度方面,装配式建筑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生态效益的受益者可以有全人类、特定国家和区域的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因此,政府有责任代表全民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成果的受益人、企业和团体也应积极参与。
(3)赏罚平衡原则。对于与装配式建筑类似的对环境有益的企业进行的激励补偿额度要与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征收的排污费达到相对均衡状态,以利于价格补偿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资金链的持续运转。
价格补偿的途径与方式
政府在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机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政府的价格补偿这一外推力,推动市场动力机制更加高效地运转。在实施补偿过程中采取的补偿方式关系到补偿政策能否落到实处,补偿是否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等一系列问题。装配式建筑补偿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补偿等手段进行补偿,具体补偿途径与方式如图所示。
政策补偿
政府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可行使政策优先权,这对于经济薄弱的企业来说,利用制度资源和政策资源进行补偿是十分必要的。
货币补偿
对开发商、消费者进行合理的资金补偿,主要是为了解决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现浇式建筑价格高的问题,通过对开发商与消费者进行货币补偿,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装配式住宅与激励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目的。
实物补偿
实物补偿的对象主要为构件厂,政府通过为其提供土地、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构件厂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升构配件的数量与质量,为推广装配式建筑打下基础。
价格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
价格补偿的实施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如“寻租”等多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因此,价格补偿征收管理机构的设立是十分必要的,此机构要对补偿资金的融资过程,适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以确保补偿过程高效、透明、公平公正,达到真正激励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目的。并根据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反馈机制反馈到政策制定机构,不断进行修正。具体补偿机理如4所示。其中,补偿政策是否科学,补偿标准是否合理,补偿流通网络能否保证补偿费用的合理分配和落实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4、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的具体建议
确定合理补偿额度
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补偿的资金支出较大,在补偿政策制定过程中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政府要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质量等级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同等级的装配式建筑实行不同程度的补偿,一方面,避免补偿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可对装配式建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重视对消费者的补偿
消费者是装配式建筑的终端用户,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补偿不仅要对开发建设阶段进行补偿,还应该在后期出售阶段对消费者进行补偿,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建设成本高,所以装配式建筑多见于保障性住房,装配式建筑需从保障性住房逐步推广至商品房。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另一原因是消费者不认可,不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政府在宣扬装配式建筑环保节能效益,增加消费者认同感的同时要对消费者进行价格补偿,可通过减免契税,物业税等政策刺激消费购买装配式建筑,继而拉动市场需求,调整装配式建筑供需结构。
补偿阶段衔接合理高效
结合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进程和各阶段所需的成本投入,可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运营补偿、效益补偿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补偿对象也不尽相同,装配式建筑发展之初,需要征地投资建厂,在此阶段要对构件厂进行补偿,此时的补偿是富有弹性的,根据构件厂的市场供求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供大于求时则不需要再进行补偿。构件生产、安装阶段要对其所产生的生产、运输等费用进行适度补偿,装配式建筑建设完成出售过程中,要对消费者进行补偿,以弥补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价格高的劣势,刺激消费就会反过来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来源:建筑经济与管理
作者:李丽红
责编:皮诺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