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交流>EPC总承包

装配式发展需多方发力、协同迈进

发布时间:2017-04-11    

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 张九郎


近几年,装配式建筑这一概念,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建筑圈的词汇,而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像“搭积木”一样地盖房子,几周甚至几天之内就可以建成一栋别墅,以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却被津津乐道,证明大众开始慢慢了解并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说起“新鲜”,其实装配式建筑并不是真正的“小鲜肉”,因为我国建筑界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引入装配式的理念,七八十年代更是在北京及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很多尝试和推广。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进程一直较慢甚至一度停滞,但住宅产业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且与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非常吻合,所以它的未来必定十分美好。装配式建筑适合于何种项目?成本方面与传统建筑相比是否有竞争优势?如何更好地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规划?带着种种问题,畅言网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采访到二所所长张九郎和执行所长蔡治,请他们聊一聊装配式建筑这一热点话题。


算笔经济账 装配式对成本更节约


虽然国家开始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但很多开发商依旧处于观望状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问题,这也是装配式推广普及的难点之一。因为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每平米要增加五六百元的造价,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显然不是乐于接受的事。对此问题,张九郎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装配式住宅的核心,与未来成长的可量化空间不是取决于成本的控制,虽然装配式的单方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但是如果从资本运作和财务成本的节约角度看,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恰恰常常忽视的一点,就是财务成本的节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1个10万平米的项目,土地成本大概为15个亿,按照四年的变现时间、每年财务成本平均10%来计算,4年就是6个亿的财务成本。如果这个项目采用装配式,的确会增加5000-6000万的成本,但是如果装配式达到50%,项目的工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成本当然也会随之变化。假设项目提前一年完成,项目总投资的财务成本就节约了1.5亿。而且作为经营性物业,商业和物业提前一年投入使用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一笔“大帐”。


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降低成本损耗。我国的建筑业目前还是粗放式的生产工艺,在现场二次修改、二次调差的成本大概会占到工程总成本的3%-5%,内装阶段成本的损耗更大,基本是5%。而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会更精准,所以现场成本的损耗会大幅降低。


张九郎曾经去日本考察当地的装配式建筑,发现日本的排屋即独立住宅基本上全部采用装配式,而小高层或者高层住宅则是主体架构现浇与门窗及外墙装配式相结合。他表示,目前国内的装配式住宅还处于比较基础的发展阶段,比起日本的精细化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还只是材料、外表皮和部分的室内装修相结合,以后强弱电的智慧建筑系统及被动式房屋的机电系统,都可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是更加集成化、更智慧、更经济的装配式。


做好产业分工 装配式需要协同发展


张九郎认为,装配式的发展需要两大要素,第一需要整个行业的成长推动,第二需要平台的智能化支撑,例如BIM等技术。今天我们只使用了BIM技术精华的10%-20%,其最核心的精华是在技术层面的设计完成之后,通过数据传输到钢结构厂家、二次模块厂家、智能化厂家,在传输过程中电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量化工作,而且能够做到没有一毫米误差。这点非常关键,因为装配式建筑对于精密性的要求很高,只有所有预制构件尺寸都没有偏差,现场组装时才会非常顺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词是“产业分工”,不是一家企业就能把装配式住宅做好,就像苹果手机一样,零部件采用全球分包的形式,建筑所有的部件包括智能化体系有上百个品类,各个企业在基于一个大的架构下,把自己领域的工作做精做细,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张九郎表示,未来几年,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引导及新阶段对装配式企业的一些扶持,可以使整个行业得到快速成长。现在一些资本也对这个市场很看好,他们希望通过装配式住宅来投项目,用资本整合装配式住宅这个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整体协同来达到一个临界点,现在整体市场诉求在放大,相关产业的配套、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都在提升,等配套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就会下降,其发展也会更快更好。大概三年左右,装配式建筑就会迎来蓬勃发展之势。


装配式住宅常常是精装修交房,装修与施工同步进行,谈及这点,一直倡导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的张九郎说,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规划需要在一体化设计的逻辑下进行引导,把室内装修的成品在建筑阶段前置,在生产所有模块化部件的时候,就把模数跟水平模数搭配上,这样会事半功倍,而且最终效果也更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硬装中的成品木挂板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建筑的空间,在工厂中把模块做好,这样到组装建筑的时候,木饰面板和内墙板就是同步的,已经变成装配式的组成部分了。目前室内部分基本有30%的核心材料能够基本做到现场装配,这个比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100%管线预埋。


张九郎表示,中国的施工企业特别是装饰行业的施工企业,十几年来的工作习惯及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靠手工技艺的传承,未来如果要匹配装配式建筑,需要的不是普通工人,而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装配技术工,这点也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装配式建筑产业需要协同发展,单一的部分提升上去没有太大作用,因为行业内都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整体成长。张九郎说他们目前正在和一个准备上市的装配式产品生产公司合作搞研发,以课题为中心,理论结合实际,为行业发展做一点真正有价值的事。

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执行所长 蔡治


绿色环保 装配式适用于文旅、乡建项目


谈及装配式建筑除了住宅,还适用于何种项目类型,二所执行所长蔡治表示,他很看好装配式建筑未来在文旅和乡建项目中的应用。蔡治说他从2013年开始关注装配式建筑,2014年曾经到青岛集成房屋展参观,发现那时的装配式建筑模式还比较单一,项目和市场需求也都比较小。但从2014年到2017年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装配式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雨后春笋一样爆发出来,落地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相比,有着自身很突出的优势和特色,例如节能环保、施工高效等优点,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质量有保障。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楼梯、阳台等预制构件都可以在生产车间加工完成,产品标准化,质量更好把控。


2、施工方便、要求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不受气候、季节和现场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现浇建筑则不然,大量的水泥现浇作业要受到很大程度的外部条件的制约。


3、绿色环保。由于预制构件都是提前在工厂加工好的,运输到现场后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吊装组装,所以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4、节能、高效。装配式建筑常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可以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实现高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建筑耗材。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人数量,但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有更高要求。


5、更加集成化。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预制的时候,能够把很多现代的建筑技术包括强弱电和一些智慧建筑的东西,例如被动式房屋、太阳能等技术融合到一起。从这个角度看,装配式更加集成化,比传统建筑要好。


蔡治认为,正是这些优势,使得装配式建筑非常适用于文旅和乡建项目。因为文旅项目大多不在城市,而是在风景秀丽的山林湖畔。这些地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项目建设中用材的运输和施工都会比一般项目困难大很多。除了运输问题,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搅拌也会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很大,而很多文旅项目在建设时必须首先考虑环保的问题,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


而装配式建筑自身的特点,无疑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包括预制楼板、外挂板、剪力墙、楼梯、卫浴、阳台等)都可以在工厂中加工完成,相比传统的现浇建筑,现场施工时只需要非常少量的浇筑,可以极大幅度地减少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同样,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特性,也很适用于乡建项目。中国目前的乡村建设是热潮,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乡村建设中的无规划性。与欧美和日本的一些乡村建筑比起来,我们的乡村建筑也常常欠缺设计感,在提高全民审美的方面我们还有长远的路要走。而装配式建筑一般都是由设计院的设计师来把控,所以设计的品质有一定保证。而且构件在工厂中统一生产,质量也有保证,在乡建中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一定程度上确保建筑的设计感和建筑质量。因此装配式建筑在乡建中的普及和推广很有意义。


蔡治还谈到,乡建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成本。他说“在乡村调研时你会发现,农民选择什么样的结构和框架体系基本上完全是出于由于成本的考虑。中国目前传统的技术和工艺的传承已经日渐消失,留下的一些也都是‘文物式的保存’,同时建筑材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方式为农民建房,成本之高也会对很多农民造成负担。虽然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造价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但是真正实现产业化后,装配式建筑的造价会大大降低,这时装配式建筑才能真正成为老乡们可以接受的事物。”


多方发力 装配式发展前景光明


除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其他一些因素也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被普遍看好,例如大众接受度的提升、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等。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会比较抵触,而随着越来越多装配式项目的落地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了解这一概念并逐渐接纳。蔡治说到他们曾经在湖南药山寺的一个项目案例——“竹林禅院”,最初的设想是全部用装配式来做,但后来由于当地的施工队工艺水平等问题,全装配式没有实现,但整个构造体系还是按照装配式建筑来做的,最后的效果也不错。而这个过程中,寺院的主持和僧人们也非常能接受装配式的概念。


以前在装配式领域,我国与欧美和日本等国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技术层面的差距,但这些差距都在逐步缩短之中。蔡治认为,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全部工业门类都齐全的国家,世界最大的建设量也在中国,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出五年我们在装配式建筑的各种技术层面一定会超越其他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例如前几年装配式一般最高只能做三层,做到四五层已经是极限了。但现在新体系和新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已经突破了层高的限制。万科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尝试,因为万科的产品线非常成熟,很适合做装配式建筑。远大住工在这一领域也有很多不错的探索。


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不到10%,而欧美国家的比例在5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虽然目前除了政府投资的保障房和一些公建项目,其他项目中采用装配式的并不太多,因为建安成本的增加、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等问题,使开发商们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投入还比较谨慎一些。但随着住建部和各地具体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一定会非常光明。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