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家论坛>专家观点

工业化 建筑业的一场革命

发布时间:2016-11-30    


叶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一直从事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

“建筑工业化”的火热,已经成为了2014年的建筑业焦点。年初由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组织召开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交流大会成为“开年大作”,千余人的参会规模让主办方措手不及,却有力证明了大家对建筑工业化的热衷。叶明处长谈到这件事,连说“没想到”,不过,“对建筑工业化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简单地以为部品或预制就是工业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家主管部门也曾推行建筑工业化,今天我们仍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建筑,但今天我们所说的“建筑工业化”已经不同与此。叶明处长说,“将其称之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更确切。”“新型建筑工业化”究竟新在哪儿?

首先是区别于20世纪50~80年代的那次建筑工业化。其次,实现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如今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建筑业也在努力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行业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是社会、行业发展的必然。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在技术上是一种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从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再次,生产方式的不同。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发展过程,是带有系统性、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预制装配化等同于建筑工业化。

第一,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标准化的单元。不同于早期标准化设计中仅是某一方面的模数化设计或标准图集,受益于信息化的运用,尤其是BIM技术的应用,其强大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能力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更利于建立标准化的单元,实现建造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比如,香港的公屋已经形成7个成熟的设计户型,操作起来就很方便,生产效率高。

第二,工厂化的生产。这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环节。对于目前最为火热的“工厂化”,很多人的认识都止步于建筑部品生产的工厂化,在叶明处长看来,主体结构的工厂化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传统施工方式中,最大的问题是主体结构精度难以保证,误差控制在公分级,比如门窗,每层尺寸各不相同;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的还是人海战术,过度依赖一线农民工;施工现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的材料浪费、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一直被诟病;更为关键的是,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而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主体结构的工厂化生产得以解决,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同时还实现了装修部品的标准化。“真正的工业化建筑,要在生产方式上实现变革,而不仅局限于预制率的多少。”他说。

第三,装配化的施工。在叶明处长看来,装配化施工的核心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层面,特别是管理层面,工业化运行模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相对于目前层层分包的模式,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 “确切的说,这是建筑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倡导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体化模式,EPC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使项目设计更加优化,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以及效益最大化,能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保证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EPC模式,能真正把技术固化下来,进而形成集成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

第四,一体化的装修。即从设计阶段开始,与构件的生产、制作,与装配化施工一体化来完成,也就是实现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而不是现在毛坯房交工后再着手装修。

第五,信息化的管理。即建筑全过程的信息化,设计伊始就要建立信息模型,各专业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协同作业,图纸进入工厂后再次进行优化,在装配阶段也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同时,构件中装有芯片,利于质量跟踪。可以说,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加速工程建设逐步向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促使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有效地避免各专业、各行业间不协调问题,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部品与建造技术脱节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并充分体现和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及优势。

建筑工业化是一场变革

“说到底,工业化是建筑业的一场革命,是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这是叶明处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的观点是,建筑工业化不等于装配化,也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他强调。

工业化是革命性的,必然会带来建筑业体制、机制的变化。比如图纸审查制度,工业化模式下,图纸设计、表达已经移位到工厂,从开始就是工业化的表达,结构构件图基本都是在工厂进行,这必然导致审图发生变化。相应的,施工发生变化,监理也要移位到工厂;定额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工人投入已经发生变化,可以说这一整套体制都要发生变化。这些涉及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是建筑业全方位、全系统的变化和革命,而且这场革命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叶明处长说,通过近几年与施工企业的沟通,发现很多企业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变革来扭转局面,这种危机主要来源于不断上涨的人工费用及用工荒。专业化队伍和专业化工人成为目前建筑业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优势,却没有专业化的队伍,施工技术的一线执行者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临时工人,即便如此,这些工人也面临老龄化、后继乏力的境况。EPC模式,是包含了产业工人在内的一体化,有设计、有构件生产,有技术体系,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体系,使用何种工法,要通过这套工法来培训工人,形成不同的专业队伍,这才是EPC模式下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当前我们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另一背景,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大规模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忽视城镇化对农民工转型带来的机遇,更不能割裂城镇化和建筑工业化的联系。”叶明处长强调。在建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工业化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建筑工业化为城镇化带来了新的产业支撑,通过工厂化生产可有效解决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并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转型,这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或动力源。从这个意义上看,只有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实现建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才能保证农民工收入增长、生活稳定、工作条件改善,从而支撑整个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为更直观地说明他理想中的建筑工业化,叶明处长谈到了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初期的鹿岛建设就是一个装配化的体系,即全产业链的总承包模式,各种构配件企业围绕体系展开建设,最终形成工法体系,直至越来越成熟上升为社会工法,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加入到这一体系中。如今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鹿岛建设,已经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具备了专业分工,此时EPC模式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产业链逐渐剥离,鹿岛建设主营管理和设计研发,构成总承包的主体,专业公司采用社会招标模式。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就要采用EPC的全产业链模式,工程总承包企业至少要有自己的构件厂,才能实现技术体系的贯彻实施。

眼下,除了积极推广建筑工业化,叶明处长还在主编《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这部去年由住建部批准立项的标准,争取在今年年底编制完成,以更好地指导工业化建设。与叶明处长所强调的一样,标准基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五个特征编制,标准的核心还是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不仅是预制率的多少。将评价标准定位在“预制率的高低、采用简单预制构件方面”,是比较片面的,真正的工业化建筑,必须从其生产方式上体现工业化的五大特征。

采访的最后,问及建筑企业在此次建筑工业化中的表现,叶明处长肯定地说,“新一轮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是以建筑业为主体,而不是房地产,建筑工业化受益最大的还是建筑业,建筑企业积极推进是正解。”不过,他也谈到,很多建筑企业还没认识到工法的重要作用,只将其作为企业晋级的条件,应该尽快改变这一看法,加强对工法的研究和运用,使其成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