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交流>工程案例

没有围墙的小区、全装配式的住宅——郭公庄一期公租房社区

发布时间:2016-11-25    


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街区制就是“拆墙”吗?新建小区会因为没有围墙而降低品质吗?——几天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的“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焦点,不论业内业外,人们普遍担心的就是小区会因为没有围墙而没有安全感,也有人对于中央提出的另一个意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感到陌生而遥远。


  中国建筑设计院在2013年承担的设计项目“郭公庄一期公租房”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开放街区、组团围合、混合功能”为理念的社区,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这个小区,从设计之始就没有架设围墙,目的不是减少安全措施,而是为未来生活在这里的3000户居民提供更有活力的生活模式。




  作为北京市在建的规模最大的全装配式建造的公租房社区,郭公庄一期公租房目前已有部分建筑结构封顶,小区预计将于2016年底迎来它的住户。



开放街区


传统的小区,用围墙把小区与城市隔开,主要是为了节约管理成本,虽然安全容易保证,但街头巷尾的活力空间也就没有了。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公租房社区,几千户承租人,经济水平相似、圈层相近,阶层单一,随着围墙一围,阶层的互动也被打断了;低收入人群的大规模集聚也会对公共管理和服务提出挑战。

郭公庄一期公租房的规划打破了全封闭的管理模式,采用街区模式,社区开放,组团围合的方式,分成9个街区,街区直接面向城市公共空间,增强承租人群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联系。




南北向的一条S形的绿化生活轴,连接两个入口广场和中心花园;东西向的商业步行街,连接用地西南侧的公共绿地和东侧的沿街绿地。这样形成的“十”字形公共空间骨架结构,将小区分成9个小型开放街区,直接与城市相连。道路、公共绿地、步行商业街向城市开放,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向社区的延伸。



总平面图


开放街区的模式,会增加物业管理的人力投入,但对于破除大规模高密度社区的封闭感、增强承租人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联系作用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围合组团


  社区开放并不等于危险,围合的组团为居民提供了收缩后却更为有效的安全措施。每个街区用两到三栋住宅与配套公建围合成院落,院落内是安静和安全步行空间;机动车行驶在街区外的公共道路上,实现了人车分流。围合的院落,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每个院落有独立的步行入口大门,公共门厅成为社区生活的核心节点。





混和功能


单一的居住功能,就是所谓的睡城,无法形成社区活力。

在郭公庄一期公租房社区内,规划设计了15%的商业、办公、社区服务设施,这些设施沿着十字形公共空间布置,与每一个街区都有方便的联系,这些公共设施除了能为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也能为“小、微”创业提供场地,为承租人提供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增强造血机能。通过管理上的创新,通过社区居民的自组织、自服务,提高社区生活品质,也能提供就业岗位。



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的分布


多种功能的有序混和,对提升社区的活力,改善社会组织结构,减少城市通勤交通的压力都有益处。



中心区景观



公共门厅


收入虽低,也需要尊严!

狭小的户内居住空间难以满足承租人的社交要求,因此,在公共部分设计了公共门厅,大约100多平方米,门厅内布置了会客、休息、自动售卖机、快递收寄箱、寄存处、儿童活动区、洗衣房等设施。可以为租户提供公共服务,增强归属感、尊严感和自豪感。借鉴酒店的前台方式,在适中位置设计了综合服务台,各个功能区域均在服务台的视线覆盖范围之内,只需要一名管理服务人员即可,节省人手,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文化韵味


规划设计,需要兼顾城市、现代和传统,创造了具有文化韵味,特色鲜明的现代建筑形象。

通过标准化构件的排列组合,与阳台的功能结合起来,形成类似博古架的表情,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现代中透着传统。



沿街效果图


对窗台、窗台板、分格、空调机位等部位进行细部处理。为避免千篇一律,强调立面的识别性,在阳台栏板上随机涂饰颜色,自下而上逐渐减少。由于大量采用标准化的构件,立面形式尊重功能,有效地控制住了成本。



阳台细部装饰纹理



全装配式


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按照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设计和建造。

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PC结构)。预制构件的部位包括外墙、楼板、楼梯、阳台和空调板,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率约3540%。外墙采用三明治复合墙体,由外页墙(50mm厚)、保温层(70mm厚)和内页墙(200mm厚)组成。楼板、阳台板和空调板均采用叠合楼板方式;楼梯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楼梯段。




内部装修也是全装配式,采用了干式施工工法、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建造方式。

装配式建造方式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方案之初就要先进行技术策划,确定产业化的目标、途径和技术,并对预制构件的种类、数量进行统计,确实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要求、预制构件的加工要求、运输和安装的要求,并对连接节点进行深入设计。



现在郭公庄项目的北区12栋楼已经结构封顶了,工业化建造的效果已经初步呈现出来。



设计指导 崔愷

设计主持 赵钿、韩风磊

方案设计 赵钿、秦冬、陈霞、韩风磊

施工图设计 韩风磊、张守峰、杨晓剑、刘高忠、梅玲、黄健勇

景观设计 雷洪强、方威

室内设计 白宇



(欢迎各大媒体转载,全面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还想看:

预制装配式实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践

预制建筑可以这么美?超乎你想象!

标准 | 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3项装配式建筑技术规范发布

叶浩文在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上发言:装配式建筑“三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工信部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附全文)

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性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

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的搭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北京新政解读

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方向: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获关注

装配式建筑到底有多节能?实测项目数据告诉你!

台湾新型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施工体系,的确不一般!

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目录2016版,太全了!

装配式建筑网已正式上线(网址:www.ind-building.com),欢迎产业链企业加入。网站交流QQ群:553639825、微信群(加小编微信wangyunyanjg邀请进群),欢迎行业人士加入交流、分享、讨论!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