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6
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举措,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近日,17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主要目标
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显著进展,先进适应技术得到应用推广,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氛围初步形成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各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脆弱性明显降低,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建设领域应该怎么做?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风险管理。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有效监控薄弱环节和各类风险点,动态评估风险等级与强度。实施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变化风险区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实时监测—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动态调度—效果分析”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
推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韧性建设。加强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及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应对不同等级和不同强度的水灾害能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保障,提高耐受风暴潮、高温、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通过 “能源+气象”信息深度融合,提升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水平。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机结合,推动城乡基础设施 更新改造,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重大工 程的不利影响,调整工程布局,提高建设和调度运营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将适应气候变化有效融入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制修订过程。结合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评估情况,对现行技术标准进行复审,依据复审情况及时修订,逐步完善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结合对中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编制未来工程技术标准调整和修订计划并开展预研究。
突破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关键适应技术。重点研发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重点突破冻土消融、低温冰雪和风暴潮等预防技术、产品材料和装置设备研发技术,提升青藏、川藏和滇藏铁路及公路地基稳定性能技术。水利基础设施领域重点研发适应干旱高温、旱涝急转、极端低温等不利工况的耐腐蚀性新型筑坝材料和适应技术。能源工程与电网安全设施重点提升多电网联合并网、消纳和调度技术。城乡基础设施重点提升供水、供电、交通和应急通讯等的综合适应能力技术。
城市与人居环境
强化城市气候风险评估。科学分析城市气候变化现状,根据区域气候变化趋势预估,识别气候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主要影响和风险,合理评估城市不同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编制城市气候风险地图。
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与功能,遏制可能导致区域气候恶化、灾害风险增大与城市病加剧的无序扩张。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批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中长期影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设施联动发展。合理布局公共消防、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合理配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归档和体检评估,摸清底数、排查风险、找准短板、精准施策。根据气候变化对城市降水、温湿度、风速、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和地基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制定或修订城市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风、墙体强度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根据海平面变化情况调整沿海城市相关防护设施的设计要求。推进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持续实施城镇老旧燃气管网设施更新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础设施体系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
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复合生态网络和连续完整、功能健全的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内涝和重污染天气等问题。优先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严格保护森林、河湖、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优化提升城市绿地系统。丰富城市公园类型,构建大中小结合、系统联通、分布均衡、特色鲜明的公园体系,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构建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加强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控制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推进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
提升城市气候风险应对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控的常态化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处置和救灾响应机制,提升城市气候风险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老旧楼宇、窨井盖、隧道、桥梁、地下空间、农村危房等承灾体危险源监控、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建立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可达性、及时性、有效性。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社区感知设施和家庭终端联通,发展智能预警、应急救援救护、灾后心理恢复和智慧养老等社区惠民服务。重点提高儿童、孕妇、各类慢性疾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城市贫困人口等脆弱人群的风险防护能力。
来 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