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7
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下,建筑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GIS等新兴技术,推动平台化、数据化、模型化、工业化、一体化的建筑领域新生态建设。继2016年建谊集团打造了首款应用“云”技术的BIM工作平台——BIMCLOUD(建筑工业大数据云平台)之后,专业化与多元化的BIM平台化产品层出不穷,平台的结构与功能不断趋于完善。目前国内已有的建筑大数据平台大多具有以下几项功能:
1.基于BIM的全流程协同解决方案
平台支持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协同,保证BIM数据的延展性和一致性。
2.多方协同化管理
以项目管理为主体对参与各方进行定制化的模块组合,并支持各种第三方系统的对接功能。项目成员共享文档,在线标记/讨论图纸,主动消息通知机制。
3.可视化项目管理
全程可视化,减少项目沟通环节,缩短管理距离,严控成本、质量、人员等因素。
4.轻量化模型浏览
平台支持BIM模型浏览、漫游、属性查看、剖切、测量、过滤、查询等各种操作,经过轻量化处理的模型,只需普通的网页浏览器即可轻松浏览BIM模型,无需高端配置的电脑,大大提高BIM模型应用普及性和便捷性。
5.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构件级管理
平台能够对来自多个项目的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可为企业经营和项目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
6.电脑端与移动端的项目协同
通过移动端实现无缝实时交流,让不同地点、区域的参与者随时随地了解项目进度,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设计管控、无纸化施工管理、施工现场管控等,极大地拓展了BIM运用的可实施性和便利性。
除了以上几种功能,各大平台也具备各自的特点优势,下面介绍几款主打产品。
1.建谊集团——BIMCLOUD建筑工业大数据云平台
建筑工业大数据云平台是北京建谊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图软(GRAPHISOFT)共同打造的基于云的协同平台解决方案。作为首款应用了“云”技术的BIM工作平台,它支持完整软件层应用,可为任何规模的公司和项目提供真正基于模型BIM协同环境和云的解决方案,“平台”兼容移动端设备,轻量化呈现BIM数据,设计制造流程中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协同工作中。
平台优势
┃实时沟通
通过云部署的方式,在线即时沟通,修改发布,团队人员可直接同步进行协同。
┃高效传输
平台采用delta-server技术,模型修改后以增量的方式上传服务器,提高了传输效率。
┃跨专业协同
通过国际通用IFC标准码格式进行模型整合,通过BCF格式文件实现ARCHICAD、TAKLA、REVIT等主流建模软件模型间的数据交换,使BIM设计实现真正的跨平台协同。
┃多终端协同
通过移动端设备BIMx Pro无缝实时交流,实现多端融合的交互方式。
2.广联达数字建筑平台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建筑产业平台服务商,广联达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BIM应用平台,其中BIM5D应用最广。
项目级BIM5D平台
广联达BIM5D为工程项目提供一个可视化、可量化的协同管理平台。通过轻量化的BIM应用方案,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同时集成各岗位数据,并以BIM模型为载体,通过三端一云形成对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同管理。
平台优势
┃模型浏览
在Revit上集成插件,可以直接访问Revit的原始建模信息,做深入的业务和数据处理;
可实现模型文件导入后,几何数据0损失,属性0损失,使设计模型直接用于施工阶段,避免重复建模;
与广联达BIM算量产品无缝对接,使招投标模型直接用于施工阶段,避免重复建模。
┃质量安全
自动实现手机和电脑数据同步,以文档图钉的形式在模型中展现现场和理想情况,协助生产人员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直观管理;
软件提供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方案;
照片记录现场情况,通过手机对质量安全内容进行拍照、录音和文字记录,关联模型,实现跟踪留痕。
企业级BIM云平台
将各个项目的工程信息和经营管理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呈现给业务部门领导以及集团决策层,方便领导层进行目标设定、过程管理、资源支持和风险监控。
建设方BIM协同管理平台
为建设方客户提供一个企业级的、以BIM为核心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支撑建设方实现从设计、开发、建造到运维多方协同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数据标准化、管控可视化和业务一体化。
平台优势
基于广联达自主BIMFACE平台,支持Web端大模型高效处理。
支持项目参与多方协同,提供与PM系统紧密集成,SaaS应用模式。
为企业BIM应用提供方案咨询、产品支持、项目实施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在2018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主论坛现场,微软、华为、广联达三方联合发布的一体化混合云解决方案,也是基于广联达提供的这一系列数字建筑平台。
华为提供全新一代基于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Fusion Server V5服务器和Cloud Engine低时延、无损交换机。微软将提供与公有云架构一致的Azure Stack混合云平台,包括虚拟机、云存储、网络、集群管理、应用市场等服务;广联达则聚焦建筑行业,提供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规建管一体化、甲方BIM+PM一体化等行业应用和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建筑领域首次正式发布的一体化混合云解决方案,“面向建筑行业混合云解决方案”融合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优势,可实现一键装机,后端服务完整可靠,对行业意义重大。一方面,混合云解决方案提供了本地计算的能力,能够满足项目现场、企业内部对于本地计算和数据监管的需要;另一方面,混合云平台保持与公有云平台一致的架构,使得云应用和数据能够平滑地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按需迁移,以发挥公有云在数据共享和多方协同等方面的优势。
3.毕埃慕公司——BDIP建筑数据集成平台
BDIP(Building data integrate platform)建筑数据集成平台是由毕埃慕(上海)建筑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BIM模型为核心的,顺应BIM技术应用趋势,体现BIM技术应用的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竣工阶段的数据集成平台。
平台优势
┃国内云服务器框架
BDIP建筑数据集成平台的简约版、标准版、专业版采用的是公有云服务,企业版为私有云服务。轻量化技术采用的是毕埃慕定制开发的模型轻量化引擎技术,数据库及模型均存储在专属国内服务器中(阿里云&百度云),满足《国家安全法》中针对BIM模型数据安全性的保障。
┃360全景图挂接
支持将照片、音频、视频、文本、360全景等资料集成进行BIM模型关联上传,施工各阶段节点、隐蔽工程全程记。
┃实景沙盘
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基于BDIP平台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3D数据地形在线浏览、360度全景扫描及现场实时监控的全方位掌控,对项目现场的每一个重要区域进行远程管理。
┃移动端办公应用
BDIP建筑数据集成平台的移动端技术是其一大特色,包括:
移动端BIM模型离线浏览技术:第一次加载模型自动下载到本地手机端,再次浏览时既可以节约网络流量,又可以提升模型加载速度。
BIM中的“微信定位”——视点分享及二维码定位:BDIP平台移动端在浏览模型的过程中,和PC端一样可以随时查询和保存定位试点,并支持生成二维码或链接分享进行发送。
基于BIM模型的问题讨论——实时讨论:随时随地记录和沟通各种工程或设计问题,并形成列表记录方便定位和查看。
移动端上的资料库——资料查看:支持现场沟通问题时查阅图纸规范、各种检查报告、确认合同内容等。
移动端上的CAD——在线看图标记:与PC端同步更新,图纸问题标记也可在手机端上查看,方便参与各方随时在手机端上进行图纸问题沟通处理。
4.北京迅联锐驰科技有限公司——BIMCOVER云平台
作为一款最新上市的BIM平台化产品,BIMCOVER云平台上榜的理由是
唯一支持P-BIM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落地的支撑平台;
唯一真正不受单一软件限制而能进行行业全业务协作协作的平台。
平台功能
专家咨询
平台汇集了我国建筑业顶级咨询专家25人和中国BIM领域排名前15位的行业专家,咨询内容涵盖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全专业。
项目管理
自定义管理模式,自定义工作流程模板,全程可视化,减少项目沟通环节,缩短管理距离,严控成本、质量、人员等因素。
协同工作平台
目前与平台联通并能相互进行衔接业务的32个国内外专业软件厂商的专业软件已经达到50个。
BIMCOVER云平台大数据应用框架
平台优势
1.自主研发,独立IP,不依赖任何第三方软件
2.内置国家标准
3.去中心化设计,功能模块化,互联网式接入方式
4.数据自动采集,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
5.数据加密,分布式存储,提供大数据应用
6.业务模型库,支持任务、组织的分解
7.完善沟通机制,提供垂直领域沟通工具
8.模板自定义,业务自定义,支持多性质业务类型
9.平台产品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结合,便于使用
10.开放式API,为创业者、使用者提供数据开发接口
11.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提供模型数据二次加工
2017年5月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立了中国首个P-BIM实验室,该实验室使用BIMCOVER云平台以及云桌面虚拟技术,室内50台电脑实现了设计协同。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bim.com/shop/bimcloud/guanyu.jhtml
http://bim5d.glodon.com/
http://www.aecichina.com/Home/News/detail/id/710.html
http://www.17bim.com/product.html
来源:BIM布衣匠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