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交流

从BIM正向设计说点实在的

发布时间:2020-01-02    

没有足够的小智能,也暂时还没有实现很多大的智能数据应用。有的只是比以往精确的数据记录,和由此实现的一个全过程(设计、算量、招采、施工)尽可能接近真实可信的数据模型。一个精确记录,一个真实可信。精确记录是动作,关乎技术;真实可信是结果,关乎基础商业文明。实现的程度越高,越能理清行业里的各种疼痛现状。分包、总包、采购者、造价算量者、设计者、勘察者、投资者各有自己的切肤之痛。而更糟的是,他们还都不是在抱怨。

弱协作

实在解决问题的BIM工作,没有什么花哨东西,与大家的印象可能不同。一个建筑工程,整个工艺链条长、周期长,但竟然真的都是围绕一个核心成果来工作的。毕美君曾是设计师,但当我明确知道(听算量、造价、招采、施工的从业者亲口说出)这件事时,还是有点惊讶。这个核心成果是设计图纸,也就是施工图。这个东西自诞生之日起,一切服务于把建筑变成真实建筑的工作,全是围绕它来进行。当然,后面别人怎么用,设计师完成图纸设计之后通常不关心。这代表现在的利益格局里,上下游是利益弱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自然也是弱协作。在BIM正向设计这件事情开展的过程中,最需要调整就是上下游间的弱协作关系。要让它变强一点点。直白点,算量/造价/招采/施工需要某种程度介入图纸生产。

钢筋算量

具体能怎么介入?现阶段在正向设计初期,在摸着石头过河。以棘手的钢筋算量来说,至少可以提早把配筋图纸要求传递给设计。设计最后的配筋图图纸图层设置,如果能符合钢筋算量的拾取构件编号、构件配筋信息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图纸逻辑,这样钢筋算量这个工作就可以由3~4个人15天变成1个人1~3天。钢筋算量插件可以在Revit中拾取配筋图(满足一定图面要求的链接进Revit的配筋图)上的配筋信息,并把这些配筋信息匹配到对应的构件上。然后完成钢筋算量工作。全部计算过程也不过10来分钟的事情。但是所谓“一定出图要求”,如果没有早期接触交流,设计院出的图纸,很难完全满足软件识图要求,虽然两种出图逻辑可能都合理。当然软件可以不断深入,适应更多图面逻辑。但是图纸出自各种类型的设计师,会有很多奇葩习惯和错误。软件开发难以穷尽。但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提早沟通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轻松统一规则,节省时间。

多方协作?

BIM正向设计的工作中,常说:“多方协作是最重要的,设计阶段,施工就参与进来,提前发现问题,修改问题。”一个是惰性,一个是能力。再追问一句:“谁懒,谁没能力?应该找什么样的施工从业者来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至少收益足够,能力足够才能成行。“那么谁给钱,钱给谁,给钱的名目是什么?”假想:甲方给专项费用,并聘请由施工经验丰富、算量造价经验丰富、运维管理经验丰富的从业者组成的团队(姑且称为量造营咨询),参与到图纸生产过程中。“具体怎么参与,什么阶段开始参与,具体工作怎么执行,工作时长至少达到什么基础标准,交付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这样短期的咨询工作,又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耕积累经验?”这些问题有个初步答案,是不是就可以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操作起来。做着做着,到底能不能发挥可观的作用,利益该怎么分配,可能慢慢就明朗。

当下

BIM现在还有什么?与勘察、方案、招投标、进度、安全、质量、劳务的结合很多家企业也都在研究,也有一些成果。 但实际实用性方面离好的客户体验,或者说离真实的客户需求还有距离。甚至客户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在BIM生态里,客户自己可能也还没太明了。但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说给小孩子,鼓励自己都是这么说的:做事不是等到什么都明确准备好了,才开始;而是有了基本条件,就开始干。事情能初步做成,再一点点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能首先做到设计图模一致,减少人为错误,能在Revit环境出一部分关键图纸,其它图纸生产借助CAD兼顾另一部分效率,让项目可以在现在改变不大的市场环境中先跑下去;算量能基于设计的模型来工作,减少算量重复建模的时间和新增的人为错误;拆合约包能基于相同的模型数据,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施工能方便用到工程量信息来指导备料,不必大幅度拍脑袋,也可以用来更精确的把握工程进度,等等。

说回图纸

说回核心工作依据——图纸。只要是动真格的,尽管离开熟悉的CAD舒适区,只要开始了BIM正向设计,就不会想再回去。它的聪明它的傻会被宠着骂着然后离不开了。CAD则会变成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有时还需要它帮忙。只要是动真格的,总有人因为嫌麻烦,而开始想“偷懒”的办法,趁手的小工具慢慢就会多起来,变成新的舒适区。没有酷炫,没有完美,但是一点点解决问题,缓解痛苦。

事成

我们动真格的,事情能成:基本的,报建报审可以通过;大的方面,房子可以质量更好点,建筑总造价可以少一些,总风险低一些。嗯,就是这样。小的智能工具在慢慢繁衍;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也在博弈中逐步往前推进。未来“真正酷炫的BIM技术”不过就是同行们的日常。吹牛的,搞噱头的人永远都有,踏实做事的人也永远都有。大家该干啥干啥。


来源:毕美科技

责编:边奕霏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