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3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建筑
本网记者:马总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印发实施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数字科技驱动的建筑工业化平台公司,不仅顺应了行业发展大势,更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请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马荣全: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年,定位于数字科技驱动的建筑工业化系统(SPCS Inside),致力于“把建筑工业化”,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建筑。基于三一的智能制造经验和工业互联网基础,为客户提供智能装备和数字工厂、关键技术和相关标准、工业软件和共享平台,用“5231”(5类装备、2类标准、3类软件、1个平台)为行业提供“更好更快更便宜”的系统方案,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研发的核心技术——SPCS结构技术,采用“空腔搭接加后浇”的方式,解决行业痛点,实现了“墙柱梁板全预制、地上地下全装配”。
其中,我们的智能装备和数字工厂,可为客户提供成套建筑工业化智能装备、数据智能驱动的生产工厂,帮助客户实现智能生产和智能建造,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我们的结构技术和相关标准,如“空腔+搭接+后浇”结构技术,可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竖向结构技术痛点;先后推出的《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在预制结构和地下工程防水等领域,补全了装配式结构技术最后一块拼图。
我们的工业软件和共享平台,为行业提供专业的设计软件、智能制造软件、构件管理Saas软件等三类工业软件;基于三一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强大算力,三一筑工开发的共享平台,支撑建筑生态全周期、全角色、全要素的数字孪生和共享模式。
为建筑产业化赋能
本网记者:近期,三一筑工打造的建筑工业化体系SPCS备受行业关注,请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马荣全:三一筑工依托“全球建机三强”的实力,致力于“把建筑工业化”,打造建筑工业化体系SPCS,为建筑产业化赋能。SPCS历经“装备”赋能的SPCS1.0阶段,“装备+结构标准”赋能的SPCS2.0阶段,“5类装备+2类标准+3类软件和1个筑享云平台”开放赋能的SPCS3.0阶段。SPCS3.0体系目前已在全国数十个项目应用。
本网记者:SPCS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和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有何特色?
马荣全:SPCS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和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结构体系全部构件自重更轻:SPCS结构体系通过融合叠合柱、叠合梁、双面叠合墙、叠合板,相比较传统实心预制柱、墙与叠合楼板、梁的组合方式,主要受力构件均自重更轻,便于运输与吊装,对塔吊和其他起重设备的最大吊起重量要求较低。二是连接方式更加有效:常见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此种方式难以保证注浆质量且无法后期检测,而SPCS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构件连接均采用钢筋套筒机械连接或间接搭接,不设置预埋套筒,可有效解决灌浆套筒连接的质量隐患,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三是安全性更高:SPCS结构体系可减少高空作业,增加施工安全性。
本网记者:三一筑工在不断发展SPCS体系的同时,还与行业内优秀企业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协同创新?
马荣全:是的。2021年10月1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联合三一筑工和山东万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参加鉴定会的权威专家对该技术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和环保等综合优势,且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反馈良好。
2021年10月18日,由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质量监督站指导,三一筑工组织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SPCS)技术体系评审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评审会的权威专家对SPCS技术体系的设计、生产、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给予充分认可。北京市权威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对SPCS技术体系指导意见的提出,促进了SPCS技术体系在北京地区的推广应用,为打造北京地区SPCS示范项目奠定基础。
本网记者:请问三一筑工真正实现“地上地下全装配”这一底气来源哪里?
马荣全:我们真正实现“地上地下全装配”这一底气来源于由三一筑工牵头编制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已于2021年8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国内首部装配式建筑地下工程应用的防水技术标准,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地下室应用的技术规程空白。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的提出,将大大提高地下室的施工效率,缩短地下室整体施工进度,提高防水施工质量,降低渗漏风险;极大地减少现场人工需求,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有利于安全生产,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并对我国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本网记者:请问目前SPCS结构技术在国内应用如何?
马荣全:目前,该技术体系已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上海嘉定新城菊园社区等项目成功应用,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河北、河南、山东等全国11个省市。
就在2021年10月22日举行的长沙筑博会期间,我们组织了80多位行业人士前往云谷嘉苑SPCS示范项目观摩。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36988㎡,规划净用地面积72287.18m²,建设25栋住宅和配套。此项目就采用了SPCS3.0技术体系,是高装配率SPCS技术体系示范楼。
该项目在“空腔搭接加后浇、定型模具浇节点”的技术思路上,采用了端部暗柱一体化、轻量化塑料模具(为免外架创造条件)、构件内框工厂封堵、墙板减重、多功能用具、超长超宽水平叠合板、地下室外墙预制、地下室柱预制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保证了结构整体安全不漏水、大型构件少拼缝、对中容易吊装快、无须灌浆可冬施、少去模板减人工、高端品质薄抹灰,真正体现了SPCS3.0技术体系“墙柱梁板全预制,地上地下全装配”的理念,推动了建筑工业化向“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方向上迈进。
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
本网记者: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结合三一筑工的实践探索,您对此有何解读?
马荣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的这个文件,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三一筑工的战略目标是要打造一个数字驱动建筑工业化平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会进一步地研发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同时更希望能够形成以三一结构技术为基础的产业联盟。这个产业联盟的核心是我们的灯塔工厂——就是目前在全国布局的12个装配式构件生产产业园区。同时我们将以此为核心,按照我们装配式建筑区域布局,建立300—500家组成的产业联盟,让大家能够采用三一这种先进的技术,一起为装配式建筑市场提供三一的构件。
国家大力推广智能建造,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围绕这“六化”展开,工业化、在线化、平台化、数字化、装备化、智能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全社会和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定要坚持建筑工业化方向,坚持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目标,把建筑装配化作为加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工业化手段,实施设计、生产、施工、装配、装修一体化,实现建筑绿色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我认为,主体结构预制是必然趋势,高附加值构配件及异型构件将成为主流产品,集成创新解决方案将成为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的趋势,而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如果在设计、生产、施工阶段就把我们的建筑做成装配式,那么在运营阶段将会大大降低对能耗的需求,实现超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从而为推动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网记者:感谢马总的分享!
来源: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