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

叶明:认清我国建筑产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用“产业”思维擘画未来!⑦

发布时间:2021-08-03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始终没能跳出“行业”管理的业态和发展路径,缺乏“产业”思维,更没有将建筑业作为“产业”来管理、规划和发展。近期,本网记者就建筑产业发展现状、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建设等问题,专访了业内著名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并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image.png

  专家简介

  叶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

  我国建筑产业缺乏产业间融合互动 产业链协同水平低的深度剖析

  本网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产业碎片化,缺乏技术系统集成,企业间在生产活动中难以形成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已成为阻碍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请您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深层原因?

  叶明:建筑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传统产业,产业链长、关联产业的企业多,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环节复杂多变,与关联产业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因素多。比如建筑产业大量采用建材业、制造业的建筑材料与产品,但是在建筑设计与产品应用、施工建造与施工安装之间缺乏技术渗透和融合互动,进而造成了工程建造全过程的协同性不强,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业链上难以协同高效。

  本网记者:您认为缺乏产业间融合互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叶明: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各产业部门实际上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业群体,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各产业从事经济活动时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一定的产出,以作为本产业的中间要素投入。与此同时也将自身的产出作为一种要素输出,满足其他产业对中间要素的需求。因此,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产业必然存在技术联系、供给与需求联系、专业化社会分工结构等。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数据网络化使产业间的组织边界日趋模糊,产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广泛,这种相互联系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将会直接影响各产业的效率、效益和发展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筑产业与关联产业缺乏生产技术联系。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其产品结构的技术特征和性能也不同。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建筑产业生产的产品是“建筑物”,建材业生产的产品是“建筑材料”,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则是“建筑部品、部件”。因此,一个产业部门一般是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但是,长期以来,建筑产业作为大量建筑材料、产品的需求方和工程总承包方,在生产活动中以大为傲、低价中标、粗放式经营,与关联产业的企业缺乏相关技术的交流、沟通,对需求的材料、产品缺乏总体技术优化、多专业技术协同,造成建造活动与产品之间缺少必要的技术接口和协同原则。然而,制造业的企业也是“关门生产”、“闭门造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工程建造的过程和技术脱节,虽然生产的产品本身各种性能优良,但是进入到建筑工程系统中,受到主体结构、自然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后,通常出现开裂、渗漏,隔音、防火、保温性能不佳等系统性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产业间缺乏必要的深层次的技术联系、技术衔接、技术集成以及企业间融合互动。

  二是与关联产业尚未建立社会分工结构。产业间内在联系的核心表现为技术关联,而技术关联的内在表现为产业(部门)间的产业链上的供需关系。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不可能独立生产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料,都必须通过产品供给系统从其他产业部门获得材料、产品等,而需求何种数量、质量和性能的生产资料都是它所应用的生产技术体系来决定的,这种决定的内在因素是技术,外在表现为供给与需求关系。这种供需关系一旦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各行为主体(企业)就会围绕产品逐步建立专业服务体系,产业内社会分工结构也就逐步形成。随着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内的专业分工不断深入细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机整体。然而,建筑产业作为行为主体(总承包)和价值链主导者,在产业间的供需关系中缺乏建立必要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产业内专业化的社会分工结构没有真正形成,价值链上难以协同,还仅仅局限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很多工程建设所需的产品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技术配套、没有专业工人安装、没有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甚至运营期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溯。其根本原因在于,价值链断裂,建筑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与关联产业缺乏互动、融合发展。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反映其自身专业化分工的广度与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长期以来,建筑产业在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和产品,在技术研发、质量保证、后期运维等方面却很少与材料和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互动交流,甚至都没有提出必要的服务需求,这已成为常态化的供需关系。由于缺少相互间的服务需求联系和互动融合,长此以往,造成了建筑产业与关联产业的生产过程形成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只存在供需的买卖关系,也由此造成了产业之间难以实现良性互动,直接影响了各自产业的技术进步、系统集成,以及效率效益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互动、系统集成,形成协同高效的产业结构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网记者:请问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叶明:我认为主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体制机制障碍。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与实践都需要适应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各种管理体制机制也必须要符合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传统体制机制的瓶颈制约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目前我国建筑产业的体制机制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主要按行业划分管理,勘察设计、建筑材料、加工制造、施工安装分属不同行业,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由于各部门利益倾向的不同,对产业发展要求和导向也不同,缺乏长期、统一、协调的目标作为指引。虽然目前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产业之间形成条块分割的壁垒依然没有打破,产业间互动、融合的瓶颈制约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建筑产业始终没有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依赖传统建造方式,始终认为房屋建造是建筑业自己的事,在体制机制上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其他关联产业互动交流,也由此造成在政策法规、技术体系、标准制定等层面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制约。

  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中国建筑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与发展方式,产业内部各相关方对于产业理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也因为行业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在学术界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在系统性和针对性方面存在不足,使得相关理论很难全面、系统地体现在产业管理政策里面;而企业更缺乏从产业的高度对于建筑产业发展规律的学习与思考,无法自觉应用相关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发展。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产业经济理论对产业政策及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及实践又对产业经济理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研究素材,以此推动产业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逐步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产业经济理论体系,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是思维模式僵化。建筑产业长期局限于工程思维,缺乏产品思维、用户思维以及产业思维。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包工头”的思维和方式,通常缺少跨产业、跨行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对于先进技术与产品,以及制造业的生产了解很少,没有产业链协同作战、系统集成的运营管理思维模式,也没有将“建筑物”作为最终产品,通常是采取简单复制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发展理念落后,思维模式僵化,已经严重制约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四是产业创新体系割裂。产业创新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创新,本身具有“系统涌现”的特点,创新过程具有不确定性、累积性和集体性。因此,很多产业创新的成果并不能够被“计划”和“规划”出来,技术创新需要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的行业之间、产业与研究机构及高校之间,以及上述各主体内部之间的持续互动,需要企业与市场之间持续互动,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研究和产品商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创新体系存在“五种割裂”: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割裂;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主体之间的割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在专业化协同创新上的割裂;企业内部产业链上各技术、生产环节之间的割裂;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割裂。产业创新体系在这方面的割裂直接影响了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从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内在规律出发,加强产业与关联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的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未完待续)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