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4
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新一重”建设的提出,“新基建”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虽然新基建与“老基建”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网络上,绝大多数议论却并未将其与建筑业相关联,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高新技术层面。据此,不少人认为:第一,新基建的提出,标志着老基建的“衰落”;第二,新基建崛起,与建筑业关系不大,传统建筑行业或将错失新一轮发展机会。
不得不说,第一种观点,是对建筑业发展现状的无知;第二种观点,则是对建筑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短视。这两种观点的存在充分说明,仍有部分人对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信心不足。
立足老基建 展现新作为
人们感叹老基建的“衰落”、认为新基建与建筑业无关,本质上都是对建筑业保持支柱产业地位、未来实现更好发展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源于对建筑业发展历史、现实认知的不清晰,对改革转型举措的误解,必须予以廓清。
建筑业的持续繁荣,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一道,被寄予了继续改变中国面貌的厚望,未来创新发展任重道远。这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建筑业推行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的选择。自2014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推动建筑业系统性改革步伐,开始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国务院发文,为建筑业改革出台顶层设计文件,宣告了行业粗放型发展时代的彻底终结,提出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目标。几年来,中国建筑业沿着规划路径,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组织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共振。
在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科技创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倒逼建筑业向产业现代化转型,建筑业实现核心竞争力重构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必然蕴藏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之中。建筑业企业必须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相结合,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提升技术和业务水平;将新产业与现有体系融合,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运用新思维,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激发新动能,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当前,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步入了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密集出现,新挑战、新机遇层出不穷,行业企业应当树立高质量发展信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驶向持续健康发展的未来。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宋健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