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

毛志兵: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进入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2-23    

  前  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程建造能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浪潮奔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建筑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新型的建造方式不断涌现,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必将引领中国建造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01 打造中国建造品牌是新时代的行业使命

  伴随着我国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客观上决定了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发展道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品质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建筑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投资建设论证充分和规划设计优良的前提下,提升工程建造水平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建造的总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但我们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和充分,在内涵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变革生产方式,推动转型升级。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世界的变化、 中国的变化,做强做优中国建造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国家层面看,是增强国家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建筑业上下游链条长,辐射范围广,大量的制造业产品以建筑、基础设施为终端。特别是在当前外部形势下,“中国建造” “走出去” 更具便利和优势,通过塑强“中国建造”品牌,有利于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众多关联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制造”整体更好“走出去”。

  从城市层面看,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建筑和基础设施是城市构成的基本物质单元。生态城市、智慧城市代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发展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创造绿色智慧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使城市智慧运行具备了支点、纽带与空间,推动生产和生活互联互通、高效便捷。

  从产业层面看,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传统建造方式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力等制约不断凸显,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转变建造方式,通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建造及运行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实现节能环保、效率提高、品质提升与安全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

  02 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中国建造的关键路径。

  2.1 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发展的逻辑

  新时代,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发展,主要源于三个逻辑。

  1)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实现了从融入经济发展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变。

  建筑业承载着为人民提供幸福生活空间的使命,客观上要求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需求的结构矛盾和发展的牵引动力这两个根本问题,为实现“平衡”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2)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引发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各行业的发展形态。正如历史上混凝土的发明、钢结构的应用一样,新兴技术必将改变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形态。

  3)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建筑业生产方式还相对粗放,资源消耗大,劳动密集特征明显,有待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建造效率,加快“走出去” 的步伐。为此,在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倒逼下,工程建造向“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型,已成为必然。展望未来,行业将伴随着空间云聚集、产业链大协同、智慧化链接、绿色化建造、工业化生产、多元化建筑文化等新趋势的推进,塑造新的产业生态。科技创新正在引发行业全方位变革,引发新需求,创造新业态,加快向平台经济、服务建造转变。

  2.2 实现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中国建造总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被誉为“基建狂魔”,但发展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关键就是要抢占新科技革命先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在创新驱动的支撑与引领下,我国建筑业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品质为路径、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以转型升级为标志、以创新创效为目标,沿着“提升品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创效”这样一条主线,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创新驱动的基本方向是推动“纵向拉通、横向融合、空间拓展”。纵向拉通就是围绕建筑业主业从投资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按上下游产业链条纵向拉通,横向融合就是结合国际发展趋势、行业发展特点,推动新兴技术与建筑业的跨界融合发展,空间拓展就是推动工程建造向空中、地下、海洋的立体式发展。基于此,可进一步把行业发展趋势总结为12个字:“上天入地下海,低碳民生既改”。就是在空间维度推动立体式的开发建设,在社会维度推动绿色建筑、民生工程和既有建筑改造,这是新时代做强中国建造的重要方向。

  2)实现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是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在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工程建造正以品质和效率为中心,向绿色化、工业化和智慧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建造方式”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其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将推动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三全升级”,促进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的“三新驱动”。

  3)实现创新驱动的根本保障是强化“资本+技术+市场”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为此在资本支撑上,要强化利益驱动和风险合理分担,在技术路径上,要做到理论研究、跨界融合、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效率优先,在市场模式上,要与国际惯例密切结合,与项目特点相互对应。

  4)实现创新驱动的抓手在于深化改革。一是不断探索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完善企业标准管理、员工观念培养、监督机制“三位一体” 的管理模式,推动精细化转型。二是不断探索工程建造方式变革,促进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建设效率和工程品质。三是以新型建造方式为重点,不断探索建造技术革新,增强核心技术储备,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

  03 以新型建造方式做强做优中国建造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通过推进新型建造方式,提高行业供给质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问题,解决发展粗放问题,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生产方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资源效率,开辟新领域,重塑行业发展新生态。总的看,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做强做优中国建造的关键抓手。

  3.1 新型建造方式的内涵

  我们尝试从品质和效率的视角定义新型建造方式(Q-SEE):就是在建造过程中能够提高质量 (Q)、保证安全与健康(S)、保护环境(E)、提高效率 (E)的技术、装备与组织管理方法,均为新型建造方式。

  新型建造方式以“绿色化”为目标,以“智慧化” 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以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载体,实现建造过程“节能环保、提高效率、提升品质、保障安全”,其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这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绿色建造是工程建造的终极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和对自然的尊重,是对建造的本质要求,智慧建造追求功能自动化和决策智能化,实现建造执行系统与决策指挥系统的统一,是实现绿色建造的技术手段,建筑工业化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品质和效率,是实现绿色建造的生产方式。总体上,新型建造方式的根本驱动力是科技创新,将推动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建造向服务型建造转变。

  3.2 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发展的路径

  探索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化、集约化、智慧化、工业化、内生化”五化发展。 

  1)发展目标绿色化——推进绿色建造。绿色建造追求绿色建筑产品和建造过程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工程建造的本质追求。绿色建造在推进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进理念是指导,符合国情是重点,因地制宜是抓手,以人为本是目的,自主创新是灵魂,投入产出是关键,单项技术是基础,集成技术是核心,政策法规是保障,持续发展是根本。

  要从以下层面持续推动:一是理念上要形成对绿色建筑的系统认识,通过系统梳理绿色建筑的内涵,以清晰的理念指导工程实践,完善建造管理体系,向绿色建造的更高形态升级。二是目标上要突出工程建造综合效果最优,从全生命期出发,统筹考虑项目建设各个目标,系统策划实施,追求综合效益最优。三是要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带动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等产业链环节,优化配置人、机、料、法、环等产业要素,有效支撑绿色建造实施。

  2)组织管理集约化——发展工程总承包。当前,建筑产业“碎片化”、信息孤岛和协同不足等,造成了产品观念不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产业整体效率不高,亟待推进工程总承包、设计施工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优化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提升项目集约化管理水平。

  为此:一是推进管理标准化,完善企业标准管理、员工观念培养、监督机制 “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二是推行项目目标责任管理、项目策划、集中采购等,建强管理机制,提高执行力。三是着眼项目全生命期,强化协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作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设计、施工、采购的深度交叉与高效协同,做好权责利的协调,提升运行效率。

  3)技术手段智慧化——探索智慧建造。当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工程建造行业将必然向智慧建造时代迈进。我们认为,智慧建造是在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中,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通过人机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提高效率和品质的工程活动。智慧建造覆盖建筑、基础设施等土木工程各个领域,影响工程建造各个环节,不仅变革建造模式,还将改变企业运营乃至行业管理,是数字化的新型建造方式。

  当前,智慧建造在我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推进,但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为此:一是以全过程集成应用为主导,打造优势。探索新型设计组织方式、流程和管 理模式,构建智慧工地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推动施工机器人的发展,打造项目多参与方协同工作平台,拉通建造全生命期和全产业链,开拓“平台+服务”的工程建造新模式,推动智慧设计、智慧工地和智慧企业发展。二是以自主研发BIM基础平台为支撑,补齐关键软件短板。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基础平台缺失。为此要加大基础平台的研发投入,重点解决三维图形引擎等关键技术,建立国家标准,加快突破智慧建造自主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以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为方向,拓宽智慧建造领域。通过现代科技的集成创新,将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开拓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新业态。

  4)生产方式工业化——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是实现“四化” ,即建筑设计体系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 配机械化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我们要科学合理地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一是完善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及技术体系,一体化统筹各专业,强化主体结构与其他部件的匹配度,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的高度集成和纵向贯通,完善产品体系和技术体系。二是提升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品质,进一步强化协同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打破“等同现浇” 理念约束,变革照搬现浇施工的“经验主义”做法,强化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科学确定建造工艺,打造高品质产品。三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经济协调程度,不盲目追求“预制率”等指标,切实把品质提升和经济合理作为工程建造的根本准则。

  5)发展动力市场内生化——强化建筑产品理念。建筑产品全生命期所涉及的相关方众多、利益导向不一致,不利于品质提升。

  建筑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应着力强化产品理念,为此:一是要形成完备的产品建造说明书,来体现产品性能,使用户消费的明白,完善建筑效果后评估等机制,促进建设各方和最终用户的信息对称,增强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市场内生动力。二是要形成完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使消费者用的明白。要改进使用者行为模式,推动建筑运行更加智能、先进,引导和规范使用者形成合理的行为模式,把建筑产品生命期拉通。

  结  语

  总的来看,探索新型建造方式,是深化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在科技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建筑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路径,是做强做优中国建造的关键抓手。

责编:边奕霏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装配式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